2024年中國建筑光伏一體化(BIPV)行業產業政策影響、市場規模運行現狀及預測-中金企信發布
?
報告發布方: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市場地位認證-建筑光伏一體化(BIPV)市場占有率認證報告(2024版)-中金企信發布》
項目可行性報告&商業計劃書專業權威編制服務機構(符合發改委印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要求)-中金企信國際咨詢:集13年項目編制服務經驗為各類項目立項、投融資、商業合作、貸款、批地、并購&合作、投資決策、產業規劃、境外投資、戰略規劃、風險評估等提供項目可行性報告&商業計劃書編制、設計、規劃、咨詢等一站式解決方案。助力項目實施落地、提升項目單位申報項目的通過效率。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相關報告推薦(2023-2024)
?
《2024版全球及中國建筑光伏一體化(BIPV)行業研究預測報告-企業占有率、市場規模、下游應用、發展趨勢、競爭分析-中金企信發布》
《2024年國內外發電機組行業運行態勢及優勢企業分析》
《空氣源熱泵行業市場發展深度調查及投資戰略可行性報告(2024版)》
《2024-2030年光纖陀螺儀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可行性預測報告》
《2024-2030年中國水泵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投資戰略前景預測報告》
(1)建筑光伏一體化(BIPV)產業分析:
1、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2023年全國新增光伏總裝機規模為216.88GW。根據我們的測算,分布式光伏規模約98GW,工商業分布式光伏規模約54GW。結合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發展戰略,預計該規模的裝機容量還將持續。
2023年3月,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為了進一步健全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市場功能,推進REITs常態化發行,完善基礎制度和監管安排,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常態化發行相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并將進一步完善相關業務規則。《通知》共提出12條措施涉及4個方面,進一步推進REITs常態化發行工作。一是加快推進市場體系建設,研究支持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的消費基礎設施發行基礎設施REITs;二是完善審核注冊機制,優化審核注冊流程,明確大類資產準入標準,完善發行、信息披露等基礎制度;三是堅持規范與發展并重,突出以“管資產”為核心,構建全鏈條監管機制;四是凝聚各方合力,完善重點地區綜合推動機制,統籌協調解決REITs涉及各類問題,推動完善配套政策,抓緊推動REITs專項立法。新能源公募REITs,豐富了資產類型,推動REITs資產向著成熟化、高質量方向發展,有助于能源企業盤活存量優質資產,加速我國能源結構綠色轉型。
2023年7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全覆蓋工作促進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的通知》(發改能源〔2023〕1044號)(以下簡稱為《通知》),《通知》的印發實施,將有力推動綠證核發、交易全覆蓋,進一步為擴大綠電供給、促進綠電消費奠定基礎;將有力提升綠證的權威性、唯一性,進一步增強綠電消費的公信力;將有效拓展綠證應用,擴展綠證消費需求,進一步激發綠電消費市場活力,對于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營造綠色消費環境、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助力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將有助于光伏發電產業提高邊際收益。
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對綠電轉型、節能減排降碳的金融政策支持,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轉型、普惠小微、數字經濟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重點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基礎設施、節能減排降碳,培育發展新動能。完善投融資機制,支持社會資本參與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建設。
2023年北京市發布關于北京市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大力推廣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明確全面提升建筑光伏應用目標及具體實施方案:新建建筑應使用光伏發電等太陽能技術,到2025年,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園區、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不低于50%;推廣建筑光伏一體化應用,加強城市更新領域光伏應用,到2025年,全市新增光伏發電裝機190萬千瓦。
實施“產業+光伏”應用,大力推廣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新建園區將光伏發電作為建筑、基礎設施建設的必要條件,推進既有園區和重點用能單位光伏屋頂改造,通過智能化升級改造強化光伏發電應用,打造陽光示范園區;到2025年,新增陽光園區光伏發電裝機達到90萬千瓦。
2、建筑光伏一體化(BIPV)行業特點:建筑光伏一體化(BIPV)技術即將太陽能發電(光伏)產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術,是太陽能光伏系統與現代建筑的完美結合。BIPV是光伏組件建材化、設計一體化、施工同步化。建筑光伏一體化技術以不損害和影響建筑的造型美觀、結構安全、使用功能為基本原則,實現外延功能:
①不但具有外圍護結構的功能,還能提高建筑圍護系統的抗風、防雨和保溫隔熱等核心性能指標,同時提高屋面系統剛性和適用范圍,保證建筑的安全防護要求及屋面光伏同壽命;
②在傳統光伏的基礎上,更穩定、更安全、更高效的產生清潔電能。“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實現碳達峰目標的關鍵期和窗口期,也是BIPV行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對光伏新能源的需求的提升,綠色建筑、光伏建筑規模不斷加大,建筑光伏一體化逐漸成為催生建筑減碳,打造經濟新引擎的突破口之一。
3、國內市場運行現狀:根據所結合的建筑結構構件的不同,建筑光伏一體化(BIPV)在建筑物中的應用位置包括屋頂、墻體、遮擋裝置與部分室外設施。從發電角度來講,用于建筑屋頂的光伏屋面、光伏采光頂可以獲得最長的光照時間和較大的光照面積,經濟效益最好。其中平屋頂由于可以把光伏系統安裝在更佳的日照角度,可獲得更大發電量。
另外,我國工商業及公共建筑多為低層建筑,屋頂面積大,尤其工業廠房常用的輕鋼結構與建筑光伏一體化(BIPV)組件具有很高的適配性。同時工商業用電量大且電價較高,短回收期、高收益率為工商業建筑選擇建筑光伏一體化(BIPV)方案帶來了強動力。因此在當前發展階段,工業廠房、商業建筑、公共建筑屋頂為主的工商業屋頂將成為我國建筑光伏一體化(BIPV)市場的最大增長點。
同時,隨著能源價格的不斷拉升,光伏發電成本的不斷降低,BIPV的收益率將越來越高。據相關機構此前樂觀預測,我國城鄉建筑總面積超600億平方米,年新增竣工面積在40億平方米以上。總之,在成本持續下降、鼓勵政策以及隱含收益逐漸被認可的帶動下,專家預測BIPV市場規模到2030年或將達到4000億元左右,累計滲透率將從2020年的0.1%提升至2030年的5%。